4月1日下午,北京师范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博士生导师王胜灵教授应邀莅临我校,在报告厅作题为"DeepSeek赋能学科教学场景创新"的专题学术报告,我校全体教师参与学习。
党政办副主任范彬宇着重介绍了王胜灵教授的学术背景。作为教育部"智慧教育示范区"建设专家组成员,王教授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,其团队研发的智能教育产品已在全国300余所中小学落地应用,曾获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等殊荣。
在讲座中,王教授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生成式AI的核心能力,通过对比传统工具,突出其在创造性内容生成上的优势,展现智能技术赋能课堂的无限可能。她通过聚焦DeepSeek模型的技术性能,视频讲解,结合实际案例展示其在个性化学习和辅助教学中的应用,包括智能批改作业、动态生成练习题及教案优化等,为一线教育者提供了即学即用的创新路径;最后,又探讨了生成式AI在教育中的潜在问题及应对策略。提出"技术向善、育人为本"的应用准则。
"这场讲座既有仰望星空的前沿洞察,又有脚踏实地的操作指南。"老师们在会后感慨。正如王教授所言:"教育智能化不是用算法替代教师,而是为因材施教插上翅膀。"
我校已启动"AI+教育"三年行动计划,有计划开展智能备课系统、个性化学习平台等项目的校本化实践。
END
撰稿|郭 蕊
摄影|郭 蕊
排版|王碧琳
审核|刘 佳